第 67 期 106年7月
       
 
 
 
 
 
 

「Think Wrong!」是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終身成就獎得主John Bielenberg致力推動的設計思考概念。他主張,我們應跳脫框架、改變慣有思考成見,才可能找到改變與創新的契機,讓往往看似毫無關聯的想法,成為解開社會與企業問題的金鑰匙。

 
這位國際設計師、教育家兼創業家,於今(2017)年1月受邀來台,在實踐大學所舉辦的「Think Wrong」跨系所國際工作營中,透過五天的密集課程與工作坊,與30名來自不同科系、不同年級的同學一起動腦、創作、活動,最後分享彼此腦力激盪的精彩成果。
 

在實踐大學,廣獲師生好評的國際工作營,一年當中還有十幾個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場次。每梯次的活動,都經過校方精心設計,報名的同學除了具備國際溝通能力,還必須準備作品、經過甄選方能加入。

 

國際級的資源、每一年新一代設計獎、金點新秀等各大比賽的積極參與、校內隨處可見的學生作品……等,這些從課堂內到課堂外的學習活動,令人在在感受到的,是「校如其名」的態度——那是築夢踏實、千里始於足下的「實踐精神」。

 
遠見373期
 

手腦並用,以手作眼

 

除了是2014、2016年獲國際評比網站Ranker公布「全球30所最佳設計學校」唯一入選的台灣學校,實踐大學近年來在國內媒體與人力銀行調查中也頻頻入榜,在「企業最滿意人才」與「高中生最想就讀學校」的調查結果皆名列前三,表現亮眼;就連國際設計大師吳季剛(Jason Wu)回台找實習生,第一個探詢的人才庫,也是實踐大學。2016年,即有25名實踐學生前往美國紐約吳季剛JASON WU工作室實習。

 

國際設計學府的名聲、企業與學生一致的好口碑,在校長陳振貴看來,靠的是強調實作、穩紮穩打累積而來的真功夫,以及不斷求新求變、居安思危的獨立思考訓練。

 

「師資、課程、教材教法,強化的重點不外乎這三項。」陳振貴表示,以設計領域為例,在師資方面,各系老師有八成以上具備國際背景,師資領域除了本科系專業外,更涵蓋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商管及傳播行銷等方面,強調跨領域、跨文化的多元培訓。

 

在課程規劃上,相對於傳統的課堂教學,實踐大學更注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的運用,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不僅強調從實作練習與小組報告,來學習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同時與國內外各大設計校院、組織及業界密切交流,不定期舉辦移地教學、海外研習、國內外實習、國際競賽等,讓學習融入真實體驗與彈性應用,而非僅止於紙上談兵。

 

陳振貴還特別提到以「陪伴」為重點的師徒制。面對各學期壓力繁重的作品評比、畢業製作,在實踐,熟悉可見的畫面是在半夜時分還燈火通明的校舍、研究室,同學們彼此交流、創作的同時,也與師長們密切討論各種問題與想法,點點滴滴都是扎實能力的累積。

 
大膽玩真的,才能「實踐」
 

要將腦中天馬行空、千絲萬縷的想法,化為能真槍實彈上場的應用能力,除了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還需要跨越限制、踏出步伐的勇氣。

 

「實踐是全校實習,而且是從國內到國外,從亞洲、南洋到歐美都有。」陳振貴說明校方規劃的實習方案,包括國內近600家企業的產學合作,以及分布世界各地(包括大陸地區)的境外實習。同學們並非一、兩個月走馬看花,而是至少一整個學期、有學分、有薪水的實戰訓練,赴大陸實習學生畢業後留任企業者高達七成。

 

除了校外實習,每年夏天在實踐大學開設的暑期大學,也廣邀全球100多所姊妹校的教授來訪,進行跨領域授課。針對校內外不同的對象,提供多元的教學領域,包括語言、設計、文化、經濟、行銷等課程,一個暑假共計有超過100個營隊,先後在校內外進行,並獲得學生好評。

 

交流、碰撞、火花,累積能量、產生影響,這是實踐大學「玩得起,飛得高」的學習氛圍。

 

也正如以「We design, We PRAXES. 我們設計,我們實踐。」為口號,由實踐大學時尚文化創意養成計畫組成的獨立服裝品牌PRAXES,不只是學生課堂之餘的活動,更是由他們一手包辦設計、製作、營運、銷售與鋪貨業務的實作品牌。

 

「每一季的作品完成,我們會與海外接洽出國參加時裝週、時尚展覽。」負責行銷業務的林旻慧是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碩士班的研究生,即將前往韓國交換的她,也預計在當地拓展品牌的銷售業務。在他們的眼中,夢想不只是好高騖遠的空泛說詞,更是自信前進、理想實現的美麗旅程。

 

(詳《遠見》7月號/2017 第373期)

 
   
 
實踐大學 10462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02)25381111 - Copyright 2019 Shih Chi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