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期 107年12月
       
 
 
 
 
 
 

陳振貴(實踐大學校長、天主教博愛基金會監察人)

耶穌基督建立的教會,2千多年來歷經三次大分裂,其一是公元395年因為東西羅馬分裂,加上長期語言、文化、教義與政治分歧,導致東正教和天主教於1054年正式分裂;其二是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由羅馬教廷分裂出亞維農教廷;其三是16世紀由德國的馬丁路德、瑞士的茲運理與賈爾文及英王亨利八世所帶領或引起的宗教改革運動。除以上第二項在天主教內部自行解決外,其餘皆各自發展,目前基督的教會主要有:(1)天主教(羅馬公教)信徒12億9千萬人;(2)東正教信徒3億多人;(3)基督教(新教、誓反教)細分為3萬8千多個教派,信徒6億多人;(4)其他與天主教相似但拒絕羅馬的地位與權威之統緒者,如老天主教與聖公宗、歸正宗等。

16世紀的宗教改革迄今500年,在世界各地,尤其信奉基督的國家都舉行不同形式與規模的紀念或研討會,藉此回顧並省思這件人類信仰史上的大事,臺灣去(2017)年在輔仁大學聖博敏神學院及宗教系也舉行過此類研討會。為求儘量保持真實原貌,本文引用《天主教史》(卷三)(光啟出版社,穆啟蒙著,侯景文譯,頁3∼99)的文字與內容作為論述。

宗教改革運動的發生,有其複雜的背景,諸如歐洲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的研究興趣由「神」轉移到「人」的本身,所衍生出的惡劣影響滲入了教廷,使教會的中心淪於衰頹腐化;此外,十字軍東征耗盡教宗的心力,無暇進行教會內部的整頓;這期間,曾有位道明會士撒未納勞(Savonarola)大力呼籲人民要作刻苦補贖,嚴厲攻擊批評教宗亞歷山,終被開除教籍(1497年),最後被判處絞刑並遭焚屍,但附和撒未納勞的人們已經點燃宗教革新的火苗。

教宗亞歷山六世死後,比約三世只在位數星期即去世,接著由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繼位,他個性極為強悍,決意恢復教廷的獨立和威權,開始興建聖伯多祿大殿,召開第五屆拉特郎(Lateran)大公會議。當時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許多意大利的人文學者都感染異教的思潮,企圖革新教會,直接回歸聖經的信仰,其中以有「人文學者巨擘」著稱的艾拉斯穆(Erasmus,1466∼1536)為代表,他嘲笑士林哲學,諷刺隱修士,批評當時的神職界、修院制度與修會生活,他原是奧斯定會的司鐸,後經教宗批准還俗,艾氏雖未與教會決裂,但無意中他的作為不但引領教改風潮,同時也為後來宗教改革者鋪路。

當時教會有志之士,無不大聲疾呼教會上下洗心革面,無奈教會積習難改,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宗教改革運動,其中主要的人物有:(1)德國的馬丁路德、(2)瑞士的賈爾文及(3)英王亨利八世,他因為在與原配結褵18年後又要娶宮女亞納.波麟(Anne Boleyn),未獲教宗寬免,被開除教籍,亨利乃迫使議會通過《最高權力法案》(Acts of Supremacy),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元首,英國教會(安立甘教派,或稱聖公會)遂與羅馬公教會分裂。於是基督的公教會被大規模分裂了,他們完全脫離羅馬教廷之聖統制,秉持因信稱義,以聖經為本信奉耶穌基督,廢除修院制度,解經自由,牧師可以結婚。這次的大分裂至今500年,歷年來雖有基督教會合一的創議行動,但似乎早已成定局,無法合攏了。以下特別針對(1)及(2)點作進一步的說明。

教改的悲劇首先在德國爆發,因為當時德國高級神職人員腐化,一般司鐸因貧困同情改革運動,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皇帝(1500∼1558)時雖自稱是日不落國,但帝國小國勢力林立,加上東有土耳其、西有法蘭西的威脅,他雖有意保持帝國內信仰的統一,對新生的宗教革命與教派也無力鎮壓。

馬丁路德於1483年生於薩克森省,父親是一名礦工,他在一位貴婦資助完成中學教育後,依照父親的心意進入歐福(Erfurt)大學攻讀法律。1505年7月2日,他遇到一場雷電交加的暴風雨,深怕被閃電擊斃,於是向天主許願,如能脫險,他就作隱修士。雖經朋友勸阻,在15天後,他便進入奧斯定會當修士,1508年獲得聖經學碩士,1509年獲得神學四綱碩士,1512年獲神學博士,成為維滕貝格大學教授。

路德於1507年5月2日晉鐸,1510至1511年因處理修會事務而有羅馬之行,他親眼目睹羅馬教廷腐敗的一面,但真正引起他推動教改的原因,則是他對罪過、聖寵,以及牧靈神學的全盤質疑。某日,路德閱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1章第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路德深信,這是整個信仰的真諦與核心,於是他寫道:「只須信賴基督,用信心將我們符合於祂便夠了。」「我們根本不用行善立功,基督已替我們立了功。」他的道理和教會傳統教導相抵觸,教會訓示我們,信心只是復義的開始,天主一方面給眾人公平分施祂的聖寵,若沒有天主聖寵的幫助,人不能拯救自己的靈魂;另一方面,人要與天主的聖寵合作,仍要自己努力行善,靈魂才能得救升天。

教宗儒略二世開始興建聖伯多祿大殿,路德任教時為良十世教宗在位期間,大殿建築所需費用嚴重短絀,於是教宗派人到各地募款,只要告解並捐款者,教宗便頒賜若干大赦。大赦即Indulgence,是赦罪以後的「罪罰」,中文譯為「赦罪券」其實是誤解,它的本意是「大赦證明書」。教會自11世紀即開始給參加十字軍的人頒賜全大赦,直到中世紀,由於大赦頒賜太浮濫,被批評是種交易行為。

教廷募款人員到了德國引起眾怒,當地人看到德國的銀錢源源流入羅馬而不快。為此,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在威登堡教堂門前張貼了〈95條論綱〉,並公開演說反對大赦。教會正反面的爭辯,從德意志全面展開,很快擴及全歐洲及全教會,大赦問題變為次要,進而爭辯救靈的基本信條,他聲言要改革整個教會。教宗召他赴羅馬答辯,遭他拒絕。教宗良十世派當時最有名望的神學家迦耶坦(Cajetan)樞機去和他晤談,督促他撤銷他的謬論,路德卻要求召開大公會議來裁判他的道理,故而作罷。

良十世於1520年6日15日頒布了〈主,請起!〉(Exsurge Domine)詔諭,要求路德在60日內悔過,否則開除教籍;教宗詔諭送抵德國,12月10日,路德公開在威登堡大學全體學生面前將之燒毀,於是教宗良十世在1521年將路德開除教籍。查理五世在沃木斯(Worms)召開會議,命令他前去答辯,他毅然前往,沿途接受民眾喝采歡呼。在被要求撤銷他的理論時,他要求給予一日的反省時間,但隨即發表一份誓反教的聲明,原本會被判刑焚屍,在返回威登堡途中,被一隊騎兵救到瓦特堡,改名易姓,躲藏了10個月。

後來擁護路德的人越來越多,致使判刑無法執行,他更猛烈攻擊教會,主張把教會所有財產充公,導致引發社會革命及農民戰爭,使宗教改革變成了政治運動,因此吸引很多人附和新教。當時不少主教、司鐸、修士改了教,也結了婚;路德本人也於1525年與一位反對禁慾的還俗修女結婚,並生了小孩。

源自於德國的路德教派(信義宗)不久便獲得了斯堪地納維亞的普遍支持,瑞典、丹麥、挪威、冰島等國都由國家元首下令改奉路德教派,並宣布為國教,沒收羅馬公教的財產。為因應這一連串的教改與分裂,教宗在脫利騰召開大公會議,進行自我改革。

在瑞士,茲運理(Zwingli,1484∼1531)原是蘇黎世的一位本堂神父,他的思想與道理和路德相似,行動又比路德更澈底,例如:廢除羅馬公教的一切禮儀,包含彌撒、所有聖事、搗毀聖像、苦像、祭臺等,路德相信耶穌實在於聖體內,茲運理主張聖餐只是紀念儀式。瑞士因此分為羅馬公教和誓反教兩派。自路德教改開始,誓反教即分為不同派別,教徒彼此對立,甚至互相攻擊。

賈爾文(Calvin)出生於法國,在方濟一世時逃亡瑞士,他編譯的《基督教原則》一書,給予誓反教建立強而有力的組織,他於1536年初次定居日內瓦,很快成為該城領袖,從1541年至1564年過世,他一直擔任日內瓦的教主兼統治者,嚴禁異教,執政獨裁;因為政經交流,賈爾文教派也向法國、荷蘭擴散。

宗教改革已整整500年,羅馬公教於明萬曆年間經禮部尚書徐光啟和耶穌會士利瑪竇等人討論,取儒家古語「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為「天主」,故華文將之定名為「天主教」。其實,回顧2千多年來的基督信仰的宗教史,天主教會是耶穌在磐石建立的公教會,無論名實,都更符合「基督教」之稱,這點值得再深入研究。

再者,宗教改革致使羅馬公教分裂,基督教會的信仰內容、儀式及福傳方式自有其可取之處,天主教亦可作為借鏡,例如:基督教不要求神職人員持守獨身,基督教牧者可以兼顧婚姻/家庭生活的聖召,沒有頻頻發生神職人員孌童性侵事件。基督教會也沒有「定於一」的聖統制,地方教會的成長,像7-11便利超商般,自由發展,福傳指標質量並重,全球教友人數快速增加。以臺灣為例,30年前,臺灣基督教徒人數共約60萬人,天主教徒約30萬人,今年統計的結果,基督教徒人數已經躍增為154萬人,而天主教徒卻反而降至24萬人。

耶穌基督的教會歷經這場宗改分裂已有500年之久,誠心期盼所有基督宗教不分宗派,早日回歸合一。

 

(本文刊載於《天主教周報》第507期[03]

 
 
   
 
實踐大學 10462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02)25381111 - Copyright 2019 Shih Chi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