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22:25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最近很多台灣的大學教師,都收到來自廣西某公立學院的招募信,開出助理教授到副教授的年薪約21至32萬元(約95至145萬台幣),略高於台灣,信中更提到該校沒有招生、兼課、少子化等問題。對此,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廣西某公立學院已經有聘些台籍博士,他們和其他在大陸的台籍教師一樣都肩負回台招聘教師的任務,因此許多台灣的大學收到這樣的招聘函一點不足為奇,較特別的是,它直指台灣各大學的痛點,他高度懷疑,信函應是出自台師之手。
「該信函內容十分真實」,陳振貴提醒想要西進台師,大陸聘台灣教師採外籍教師「外專」約聘制,一般簽約3至6年,除非歸化大陸籍否則很難拿到永久教職,他們皆有研究KPI或教學要求,壓力甚大,如果未達標,當學期即予扣薪,聘期屆滿即予解聘,有的老師因為研究未能達標只好提前離職,以免被開除。
陳振貴進一步說,大陸教師本薪比台灣低,也比公務員低,但教師在外創業及兼職沒有法律限制,因此兼差賺外快(走穴)成常態,包括自己開公司、事務所,擔任公司董事、顧問、編劇、導演、補習班教師,社會學習班,招生外快等等,大陸教授不務正業多如牛毛,薪水各憑本事。台師剛到大陸任教,校方可能給予啟動費、安家費、研究團隊建設費,甚至一筆買房補助款,但是這些並非永久收入。
「大陸大學校院有意識形態管理」,陳振貴表示,2015年袁貴仁部長指出教師在課堂上三個「決不允許」政策,不允許老師發牢騷,不能傳播西方價值觀念,不能攻擊誹謗政府抹黑社會主義等,中共還有要求教授「七不講」政策,台師在大陸言論舉止要十分低調,更不能宣傳台獨思想,只能接受「中國台灣」的身分,否則可能會受到紀律處分。「台師是否要西進對個人是一件大事,要仔細做好評估並三思。」
陳振貴指出,自從去年2月28日大陸國台辦公布31項惠台措施,各省市加大力道,展開各種從生到死十分細膩的惠台細則,已經是遍地開花,充分配合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對台「融合」政策,全面直接面對台灣人民,給予各種等同國民待遇與優惠,它是全新的對台統戰政策。而吸引台灣博士尤其年輕教師到大陸大學任教只是配合各校需要的其中一項具體工作。
陳振貴說,因為台灣少子化來臨,各私校面臨招生壓力也成為老師的壓力,加上教師評鑑,教師遇缺不補或只聘為專案或短專老師,造成每年700位以上流浪博士,西進大陸正好是他們的一項選擇,因此這三年來此類人數大幅增加,值得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因應。